米脂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路遥陈忠实的偶像,如今名字却鲜为人 [复制链接]

1#

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馍小贝

5月21号,一个平常的周五,有一部新电影悄悄上映了。

在影院的排片占比是<0.1%,5天了,票房还不到50万。

看起来,又是一部无足轻重的小片。

但是在朋友圈,不少文化人在推荐这部作品,呼吁大家有时间去看看。

它的名字叫《柳青》。

谁是柳青?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富二代”女企业家柳青,第二是《还珠格格》中的角色。

也难怪,电影下面有人评论:“她爸要不是柳传志,她能有那么厉害?”

这是时代的变化,也是时代的悲哀。

电影中的柳青,指的是作家柳青。

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流行过四部小说“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

《创业史》就是柳青的代表作。

为了写这部书,他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到长安县的农村生活了14年。

他觉得:没有扎实的生活功底,是绝写不出好东西的。

柳青是陕西文学的“教父”,陈忠实、路遥都是他的铁粉。

陈忠实上学时,吃了好长时间的白馍,省下卖咸菜的钱,为了买连载《创业史》的杂志。

路遥在写作中遇到卡顿时,习惯去柳青的墓前坐坐,给自己的精神充气。

《人生》的卷首引用了柳青的名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一句话,柳青是作家中的大家,大师中的宗师。

《创业史》讲的是建国初期农村搞互助合作社的事,离现在太远,没读过的,不必刻意去读。

说实话,的确有些过时了。

但是柳青这个人,他对文学的赤诚之心,他深入生活的工作方式,永远没有过时。

因为这样的人,如今太少了。

我们只有了解了他的故事,才能真正体会他的伟大。

01

柳青,原名刘蕴华,年7月2日生于陕北吴堡县寺沟村,一个中农家庭。

父亲不识字,为此吃过亏,所以认准了一个道理:这世上读书人最值钱。

他倾尽全力供儿子们上学。柳青小学在米脂县城上,初中去了榆林市,视野极大开阔。

他聪明,自学英语,喜欢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大段背诵,打下了外语童子功。

但有个缺陷是身体病弱,得过肺结核,这是伴随一生的痛苦。

△在榆林上学时的柳青(中排右一)

哥哥刘韶华是北平大学毕业生,后在西安当老师,也是地下*员,对柳青影响较大。

柳青小学时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参加学生运动。

年9月,他考入西安高中,这是陕西最早也是最好的新式学校。

今天学校仍在,校址迁到了凤城八路,只是实力已大不如前。

柳青在校时开始写作,并给上海的文艺刊物投稿。

年,他在上海《中学生文艺季刊》杂志上发表散文《待车》,署名柳青。

这是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

△柳青处女作

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主编刊物《学生呼声》,反映学生的声音,并加入共产*。

见证人是*代表冯文彬,后来长期在团中央工作,对柳青的人生起过重要作用。

年,柳青高中毕业,前往北平考大学,刚进城,遇上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不得已,重回西安,进入西安临时大学(由内迁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组成)俄文先修班学习。

年4月,日*轰炸西安,临时大学决定南迁汉中,组成“西北联大”。

但柳青没有去汉中,而是选择放弃学业,直接北上延安参加工作,态度毅然决然。

从此,一直到年去世,是他与*紧密关联的40年。

俄文先修班后来并入到西北大学,所以柳青也算是西北大学的校友。

在延安,他被分配到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是热血文艺青年之一。

表面上他是土的,内心又是洋的。

他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身边总带着几卷《战争与和平》,闲了读,晚上当枕头。

听说有人家里有英文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他能行程80公里,走一天一夜去借。

不过,当时他的觉悟还不高,去基层体验生活,骑着马来回,到了农村,两手插兜看别人干活。

用后来的话说,还有小资情结,参加革命更像是跟潮流。

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著名的文艺座谈会现场合影。

柳青没在现场,感受也不深,他正在下面调研,搜集了一些素材,准备回去写个长篇小说。

这时,组织安排他下乡工作,是他所在单位的第一个。因为打扰了写作计划,他不是很高兴。

领导找他谈话,说是为了培养他,才让他第一个下去。他顶了一句:“你不要给我戴高帽子。”

来到米脂县的一个乡*府,他担任了文书,要实际参加工作。每天拿一个打狗棒,走街串巷,解决各种问题。

老百姓写介绍信,吵嘴打架,娃娃头上长了一个疮......都去找他。

经常通宵地开各种会,完事了和满身是汗的农民睡一起。

用他的话说:我在乡下的头半年吃了有生以来从未吃过的苦。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柳青的思想发生了质变。

他发现,如果按之前的计划去写小说,写出来也毫无价值。

他开始反思自己:

群众以为痛苦的,我是不是以为痛苦,群众觉得愉快的,我是不是觉得愉快?

他开始改变创作方式,想要了解哪个人,就搬去人家里住上个把月。

根据这三年的生活,他写出了小说《种谷记》,讲的是边区的新事物“变工队”“互助组”的故事,也就是后来农村合作社的前身。

△写作中的柳青

年7月2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开幕,柳青被选为中国文联候补委员。

在作家群体中,他并不算耀眼,但已具备了扎实的基础。

年,受时任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委派,他参加创办了《中国青年报》,并担任文艺副刊编辑。

同年底,他随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访问老大哥苏联,参观了集体农庄,深受震撼。

他认为中国也应该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并决定写一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著作。

△柳青在苏联,那时候时髦的知识分子。

回国后,江青邀请他写一个电影剧本,他拒绝了,说自己有小说要写。

江青尊重他的意见,但让他先去上海参加“五反运动”,学习下斗争经验,再下乡。

他认为那时的江青是谦虚和蔼的。

因为听不懂上海话,工作起来很麻烦,仅呆了两个月,他就离开了。

年5月24日,在北京参加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的座谈会,第二天,柳青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从此,开始了“长安十四年”的生活。

02

柳青把落脚点选在了西安的长安县,一个农业发达,又有古韵的地方,适合搞创作。

为什么没回老家陕北?

因为他是深入生活,为创作准备,而不是真要回家当农民。

这个地方既要不受城市喧嚣的干扰,也不能太偏僻,否则不容易接触新事物。

为了便于调查搜集材料,他去找领导“要官”,兼任了长安县委副书记,负责农村互助合作化工作。

行*级别9级,一共是24级,不低。

期间,考虑到身体多病,需要有人照顾生活,他娶了一个愿意跟他下乡的姑娘,24岁,名叫马葳。

他们住进长安县王曲乡皇甫村,一座空着的寺庙里。修整了一下,变成家。

柳青剃掉头发,留个光头,脱去四个兜的干部装,穿一件对襟小褂,看起来就是农民。

当地人不知道他是作家,见面都喊他“柳书记”。

吃过晚饭,要么村民来他家,要么他去别人家,点上一锅烟,就开始谝。

了解当下的生产,也聊各家的家史,常常到夜深,兴致还浓。

《创业史》的主角梁生宝,就是以当地一个互助组组长王家斌为原型。

村上有红白喜事,柳青都要去参加,这样的场合更能观察到众生相。

比如,丧事上,看谁哭时有没有眼泪,猜想与主人家是什么亲戚关系。

当然,处关系不能光靠嘴,关键还得为百姓干实事。

当地流行一种瓜娃子病,他去请专家来调研,认为是吃的水缺碘,便带领村民挖深水井。

他趴在猪圈外观察猪的习性,写下《耕畜饲养三字经》,发表后,很多人不相信这是大作家柳青写的。

有时候,他因工作回到城里,或去北京,换上一身行头,又能用英语和外宾谈笑风生。

土与洋,在他身上做到了无缝衔接。

有一回,柳青问王家斌:听说有人叫我鸡sā,这是骂我吗?

王家斌笑着说,鸡sā就是鸡脑袋,有骨头少肉,精明,是说你细密。

多年后,西安出了一个摇滚乐队,黑撒,也是这个sā的意思。

△柳青故居侧照

年春,柳青开始动笔写作《创业史》。写完一稿,不满意,就推倒重来。

“《创业史》第一部用了六年时间,从头至尾写了四遍,一万字的题叙就花了整整八个月。”

农业合作社要打破的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是一件复杂但又必须往前走的事。

经过土改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是当一批有能力的农民成长起来,一些劳力弱的人,很可能卖掉自己的土地。

这就又形成了新的地主阶层,又回到了旧时代。

同时,当时生产资料少且分散,你家一个锄头,我家一头牛,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生产。

客观条件决定了当时的农村要走这条路。

年4月,《创业史》第一部开始在《延河》杂志上连载,当时名叫《稻地风波》。

正读初三的陈忠实,得到消息,把买咸菜的两毛钱省下来,去买了杂志。

读完后,他觉得这两毛钱省得太值了,是大赚了。

他对书中的阶级斗争还不是很了解,但就是觉得人物写得好,能和他村上的人对上号。

年,《创业史》第一部出版,是农村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创业史》书影

柳青获得稿酬共一万六千零六十五元,他全部捐给了公社。

别人劝他给自己留点,他说:

我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谁都知道我写书,宣传和私有制、私有观念彻底决裂。今天出书了,拿了巨额稿费,全部揣进自己的腰包,改善个人的生活,农民会怎么看呢?

之后,为了帮皇甫村拉电,他又提前预支了《创业史》第二部的稿费。

在看似成功的创作和无私的奉献背后,隐忧也在蔓延。

农业的互助合作本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走着走着就变味了,步子加大,脱离了现实。

年,“大跃进”开始,快速进入人民公社阶段。大炼钢铁,吃集体食堂,大大损害了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点经济。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胡整”。

文艺界也跟着开大会放“卫星”,要作家定规划、一年得写多少东西。

有的省定了目标,半年培养个作家。

领导让柳青表态,他说:

“我是个刻章的,一天写不了几个字。”

03

《创业史》第二部还未等完成,运动来了。

年,西安学校的造反派后浪们,闯进了村子,把柳青家洗劫一空。

《创业史》的手稿丢了。对作家来说,作品就是生命,痛心可想而知。

柳青患有哮喘病,对花粉过敏,每到麦子扬花季节,都得去别的地方躲避。

当时文艺界有个传说,说柳青得了一种怪病,洒过香水的女人从身边一过就休克。

造反派偏偏押他去麦地里劳动,嘲讽他:

你这个欺世盗名的家伙,你说你深入生活,却连麦子扬花味道也闻不了?

还说他污蔑贫下中农,书中的主角梁生宝,办互助组那么忙,竟然还有时间谈恋爱。

这种罪名叫“资产阶级人性论”,几乎是个作家都犯过。

村里不可能住了,要到城里随时参加运动。

年秋天,柳青被反绑着手,脖子上挂着牌子,押在卡车上沿街批斗。

陈忠实在城里看到这个情景,回去就把几年里写的日记全烧了,觉得文学没搞头。

之后,柳青被关进“牛棚”,即隔离审查的地方。

造反派不时过来审问,让他背诵“老三篇”,背不过就是一个耳光。

在这种凌辱中,人的尊严尽失,尤其是知识分子,很容易绝望。

年10月的一天夜里,柳青把一根电线接到灯头上,企图触电自杀。

结果,数次之后,手被电流烧得发出焦糊味,未遂。

只好继续活下去。

而妻子次次被要求参加柳青的批斗会,心理受到极大刺激。

造反派催她偿还预支的《创业史》第二部的稿费,可家里哪有钱?

一天,她从西安市内走到长安县一农村,坠井自杀。时年41岁。

家里留着一支钢笔,却没写一个字。想写,不敢写出来。

△文革中的柳青

年,柳青终于出了牛棚,但又生重病,他女儿回忆说:

数度奄奄一息,经过11次抢救才勉强留于人世。

她去找领导申请给父亲看病,对方告诉他:

“他的问题现在还不能定性,你应该和他划清界限。”

真是人情寡淡、人性泯灭。

但柳青还在关心别人,病稍微好后,他搜集资料,写了一篇《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

意思是陕北这个地方不适合种庄稼,要多发展苹果产业,心系故乡的发展。

当时“以粮为纲”,农业都在学大寨,种水果违背主流思想,是很危险的。

上报到省里,没人关心,最后不了了之。

而今,陕西延安宜川、洛川的苹果,走向全国,成为著名品牌。

直到年5月,柳青被“解放”,恢复了自由。

他前去北京,周总理特意关照他治好病,完成著作。

在动乱中,也有温情。《创业史》第二部书稿竟然找到了。

原来,当年抄家时,一位同学看到这箱书稿,偷偷替他珍藏起来。

这位好心人名叫张长昌,现已去世。

柳青可以继续写作了,但身体的能量却很难支撑。

年,他参加陕西省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上,与会的陈忠实描述说:

他在不过一个小时的讲话过程中,有三次从黑色对襟棉袄里掏出一个带着尖头的圆形橡皮喷雾器,张大嘴巴,把尖头伸进嘴里对准喉眼,用手一捏一放那个橡皮圆球,发出哧啦哧啦的响声。

整个会场里鸦雀无声,一声咳嗽都没有,空寂的会场里就响着哧啦哧啦的喷气声。百余双眼睛,紧紧盯着这个心中偶像的右手一捏一放的动作。

年,粉碎“四人帮”后,医院,继续修改《创业史》第二部。

小说仍然是在《延河》杂志连载,编辑恰好是从延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杂志社的路遥。

他在《病危中的柳青》中写道:

诗人最大的痛苦不只是在于自己的命,而在于他不能完成的事业!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年6月13日,柳青去世,享年62岁。

△关于柳青追悼会的报道,规格很高。

骨灰一部分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这是他的级别可享有的待遇。

一部分回到长安区皇甫村的神禾塬墓地,守护他曾朝夕相处的村民。

《创业史》原计划写四部,最后完成的是第一部、第二部的上卷和下卷的前四章。

年10月30日,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意味着文艺工作的全面复苏。

周扬作了报告,在总结建国以来长篇小说创作成绩时,《创业史》被排在第一位。

04

柳青的遭遇,是曾经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缩影。

出了牛棚后,他开始大量地阅读历史书,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大人物传记......

把各朝各代的野史读完,又对照通史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我过去太无知,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历史知识懂得太少。”

一个大作家,却认为书读得太少,欠缺知识。为什么?

因为过去专注于做文青,沉浸于创作,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