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岁开始参军,77岁被授予中校军衔,蒋 [复制链接]

1#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ykhongye.com/m/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有这样一个传奇的人,他是唯一一位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人。

从清政府到建立新中国,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近代史,他并未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却被所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他到底是谁?到底做出了怎样的功绩,能让他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蒋维平,原名蒋顺发,年出生在河北省阜城县,由于家境贫寒,他在读了三年私塾学堂后无奈辍学,成为了地主家的一名长工,饱尝人间冷暖,但三年的学习生涯开拓了他的眼界,为他之后的报国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正值清政府腐败透顶,帝国主义列强屡屡侵略我国,渐渐成长起来的蒋顺发眼看着我国大量的金银、领土和资源被列强掳掠而去,心中愤愤不平,毅然投奔了李鸿章的洋务军,开始了曲折的报国之路。

进入洋务军后,蒋顺发十分失望,因为在洋务军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本质上与腐朽的清政府别无二致,因此不到两年他便逃脱了洋务军,不幸的是,刚逃虎口又入狼窝,他又被袁世凯的手下抓去,成为了北洋军的一员。

这期间,蒋顺发看到袁世凯丧权辱国、盘剥百姓,心中的正义感使他不愿助纣为虐,便联合战友狠狠地教训了鱼肉百姓的副官,被部队开除后又变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耕种之余一心钻研医术,并在几年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专家。

年,北京爆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让蒋顺发看到了希望,他开始自觉地寻找并实践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房山县石医院,免费为贫困农民治病,他一度认为这就是自己报国的最好方式,但现实很快就粉碎了他的幻想。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的铁蹄踏进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蒋顺发虽然深知日本的侵华野心,但深感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将日寇赶出中国,此时的他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

他曾相信过北洋军,跟随过袁世凯,钻研过医术,但这些都不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我国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年,迷茫中的蒋顺发终于看到了希望,在一次宣传抗日的活动中,蒋顺发结识了地下党员李向前,而随着交流的深入,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八路军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

年2月,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平西,已近60岁的蒋顺发十分兴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蒋维平,决心为打败日寇贡献自己的余生。

很快,他就和义子蒋医院的全部药品和医疗器械来到了第4纵队包森支队驻地,表明了想要参军的愿望。

一番慷慨陈词,令在场人员潸然泪下,第4纵队司令员亲自批示:同意蒋家父子参军。

在加入八路军的短短一个月内,蒋维平利用自己高明的医术,为数百名群众和指战员看病治病,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扬,亲切地称他为“蒋老大夫”,因此在参军仅仅两个月后,他就被批准入党。

在治病期间,蒋维平经常被前方传来的战斗消息激动得彻夜难眠,在他看来,自己为人民工作的时间已然不多,不如在前线拼搏,为抗日尽更多的力量。

年,蒋维平被调到师旅团,成为了一名军医,在前线作战期间,由于敌人的封锁,西药经常会用光,给治疗伤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蒋维平决心利用中医中药为广大指战员医伤治病,每到一地,他便积极向当地群众调查访问偏方、验方,并采集相关草药,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在他的精心收集下,共获得止血、消炎以及治疗疟疾、伤寒等偏方验方余种。

年起,蒋维平跟随部队转战平汉路东西两侧,参加了围歼日军水原旅团、讨伐石友三与百团大战第一、第二阶段。

在战场上,他与年轻人一同参加火线的抢救工作,运用自己娴熟的外科医术为伤员们实施急救手术,经他处置的伤员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止血、补血、预防感染化脓,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年10月,部队调回陕北,担负起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蒋维平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奔赴陕西米脂县的新征程。

到达米脂的第二天,蒋维平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在他担任军医的同时,还兼任了制药厂厂长,经过与战士们的交谈和观察了解,他得知当地军民患病较多,但由于敌人的封锁,药品供给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困难,蒋维平亲率40多人的采药队伍,在米脂县的山区中东奔西走,经过十几天的跋山涉水,找到了大量的草药,此后他又不顾疲劳,立刻投入到复杂的加工、配剂工作中去。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劳动,蒋维平成功制出了疟疾丸、疥疮膏等40多种应急药品,但他却因紧张劳累而病倒了,不过他谢绝了王震旅长让他去后方的请求,继续奋战在制药的第一线。

蒋维平在米脂县工作的一年间,为不计其数的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诊治疾病,深得党政军民的爱戴,不仅被评为了模范党员和模范医务工作者,当地百姓也将他称为“米脂人民心中的好医生”。

随后,蒋维平随部队开进南泥湾,想起不远处围困中央的40万国民党军,他的心中悲愤交加,主动提出改行,和大家一起开荒种地。

王震旅长任命蒋维平为团农场场长兼制药厂厂长,并让余名战士听他调遣,而在担任农场场长期间,他利用自己对农活的了解,成功将草木丛生、狐狼出没的荒地,变成了多亩的良田,种植了大量的药物和农作物。

不到一年,农场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为全团提供了0多套棉衣,蒋维平也因成绩突出被评为旅劳动英雄,并获得了主席的嘉奖。

年,日军已经节节败退,蒋维平决定为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贡献一份力量,他也因此被调往晋察冀军区,成为了政治部农场场长。

在这里,老英雄重操旧业,轻车熟路地带领40多名军法处的犯人种植了多亩的蔬菜,不仅保证了军区各部的蔬菜供应,多余的蔬菜还净赚1多万边币。

而在他种地之余,并未放松对犯人的政治教育,在他的改造下,有的人重新踏上了前线,有的人当上了生产模范,蒋维平也因为优秀的表现受到了军区的表扬。

年6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挑起内战,抢夺人民抗日胜利果实的罪行令蒋维平义愤填膺,他不顾自己已经近70岁的高龄,再次踏上前线,成为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

年,蒋维平率领分院先后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行程达到了数千里,收治伤病员千余名,任务之重、工作负荷之高可想而知,但老英雄工作不分昼夜,从未有过倦怠和退缩。

年,领导实在不忍心让他再次奔波于战场之上,只好忍痛调离他的工作,但蒋维平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调到哪里,都要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工作。

领导不给他分配任务,他就跑遍附近山区,组织部队栽种各种树木20万株,蒋维平的拳拳爱国心令所有人都敬佩不已。

年,他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代表,被邀请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在天安门观看阅兵,这可谓是极高的荣誉。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维平虽然已经年过70,但依然向领导表示随时准备赶赴朝鲜,不久后,他被任命为了解放军团医院副院长,做收治志愿军伤员的工作。

年后,随着国内外环境日益稳定,各项建设全面展开,蒋维平又主动承担了建立正规医疗制度、消灭医疗事故的工作。

他结合苏联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行科主任负责制、保护性医疗制度等制度,大大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使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为了表彰蒋维平的功绩,蒋维平被授予中校军衔,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最年长的中校。

年7月12日,已经86岁高龄的蒋维平因脑栓塞合并肺气肿,与世长辞。

蒋维平逝世当天,余名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工场等组织的代表冒雨参加了公祭,沿街送灵群众近万人。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蒋维平以60岁的高龄毅然投身抗日,虽然他没有辉煌的战功,但他却在后勤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辗转于多个军队,才最终找到了拯救中国的革命队伍,他是真正的有识之士,也是新中国的重要功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