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颁奖词: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凌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面对澳葡当局的百般刁难,她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升起有什么不对?”说这话的便是澳门濠江中学前校长杜岚。是她亲手把爱国情怀的种子埋在了澳门这片热土上,以此微弱的星星之火,成就了濠江中学爱国之火的燎原之势。
年,在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一个乡村里一户姓杜的农家降生了一个女孩儿,叫杜方铭,又名晓霞。她就是后来的杜岚。
她从小跟随祖父母生活,祖父祖母对她影响很大。祖父是一位武秀才,在乡村中好抱打不平,因此乡村中排解纠纷的事也少不了他。祖父常对杜岚讲那些古时女英雄豪杰的故事,祖母也常笑着对她说:“阎王叫她转世做举人,她却听错了做女人。”
11岁的杜岚请求父亲让她去读书,她的想法得到了祖父祖母的支持。父亲赶着毛驴将她送到桃花峁学校读书。第二年,杜岚转入米脂女子高级小学,因成绩优异而升入三年级。在这所学校里,杜岚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始关心国家大事。
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陕北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纷纷起来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当时的杜岚不仅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和同学们在一起,经常下乡宣传,在街头演戏,以唤起民众,教育民众,从而受到民众的欢迎,得到校内师生的一片赞扬。
年,杜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捕入狱,在监狱关押期间她认识了和她一样的爱国青年黄晓生。取保释放后,她又来到了上海,参加了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活动。
后来,她和黄晓生结婚后辗转来到了澳门,并将自己的名字从杜芳铭改为了杜岚。寓意做放射光芒的朝霞,无惧山岚瘴气,迎接崭新生活。
年,因濠江中学为黄晓生在澳的姑母所购,黄晓生出任校长,杜岚则为濠江中学的教员。为了保住这所学校,黄家卖掉了在澳门的11幢住房作办学经费,杜岚还曾带着师生走上街头募捐。
抗战期间,黄晓生和杜岚同舟共济,一方面团结社会各界人士,投入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发动民众支援抗战,输送青年学子参加抗战,救济难民,慰问伤员等。
年,为了把濠中办下去,杜岚毅然典当了自己结婚金戒指、金项链等贵重衣物,为学校寻找勤工俭学的途径。
四十年代,澳门时局动荡,政治环境恶劣,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办学困难更大。杜岚并没有气馁,和丈夫一道,与全体教工同甘共苦。在解放战争中,濠江中学为全国夺取胜利,也为国家输送了不少有用人才。
年,丈夫黄晓生返回内地工作,杜岚临危受命接任濠江中学校长职务。她决心要把“爱国”这两个字教给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孩子。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杜岚激动不已,心里琢磨着如何才能跟北京同步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
年,当杜岚得知五星红旗被定为新中国国旗的时候,她立马托人到内地订购,但当时的五星红旗是按行政区域限额分配,与澳门联系最密切的中山县也只发了三面。
没有买到国旗的杜岚当时心急如焚,但她突然想起曾在报纸看到公布的新中国国旗式样,便马上托人去拍了下来,自己则去连夜购买了红布黄布,亲手缝制一面五星红旗。
杜岚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如此急迫,是为了在10月1日这一天可以和天安门一同升起这面国旗。
亲友知道她要升五星红旗,纷纷阻止说:“不好啊,危险很危险,红旗不能挂。”杜岚说:“不怕,大不了杀我的头。”
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带着一台收音机,早早便来到学校。下午3时,当五星红旗在北京升起时,伴随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来自天安门的国歌,她带领着全校师生在澳门的热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面对澳葡当局的百般刁难,她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升起有什么不对?”
澳葡官员只答允升挂一天,而在杜岚老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坚持下,五星红旗最终在濠江中学、在澳门上空高高飘扬了整整三天。
从此以后,濠江中学每年校庆和十一国庆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至今从未间断。
杜岚曾接提到,濠江中学在澳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轰动了世界。全校师生在校长杜岚的带领下,还募集了大批胶鞋、毛巾、衣服等,高举旗帜,乘坐卡车,冲破澳葡警察的阻拦,浩浩荡荡奔赴中山,慰问南下的解放军。
在澳门回归之前,杜岚还率先在学校中推广普通话。当时,在教学中推广普通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副校长主持会议说要推广普通话,但参加会议的老师们却都炸了锅,“我们这里都讲广东话,讲普通话干吗?”闻声赶到的杜岚说:“我现在要你们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推广普通话的问题,而是要你们讨论怎么推广好普通话。”
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那天清晨,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老校长平时走路还需要拄着拐杖,而在升旗时,她把拐杖一搁,径直走向升旗台,兴奋地亲自拉动滑轮升起国旗,和孩子们一起迎来了澳门特别行政区阳光灿烂的第一天。
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她满怀激动地作诗道:“两情一国创新,又赖群贤齐献谋。昌盛繁荣应有待,故园可藉已无忧。”这其中饱含了她对澳门与祖国光明未来的无限畅想。
杜岚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旭日红霞中冉冉升起,老人心潮澎湃。
她说:“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感到非常兴奋。当年升起五星红旗时,我就盼望着我们的祖国早日繁荣,盼望着澳门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我的这些愿望全都实现了,真是令人高兴,全世界的华人都为今天而扬眉吐气。”
年,88岁的杜岚将自己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女婿尤端阳。在老校长杜岚的影响下,尤端阳更是将爱国教育进一步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尤端阳说,濠江中学的爱国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与澳门的国情教育有关之外,也与学校的办学宗旨密不可分,“我们历代的校董和校长,都在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爱国之情更是整个学校的长期积淀”。
身为澳门重点中学的校长,比起威严的校长形象,尤端阳更像一位慈祥的长辈,他喜欢走进孩子堆里:通晓书法的他,会亲自给学生上书法课,“写好中国字,当好中国人”是经常挂在尤端阳嘴边的一句话。学生们也格外爱上尤端阳的书法课。尤端阳是澳门书法协会副主席,尤其精通行书、草书、隶书,近几年他又开始研究小篆。每天早上7:45至8:15,学生们会在书法课室里练习,尤端阳则也蹲在办公室里练习。
由于学生们写书法的热情很高,尤端阳索性安排将书法教室一直开着,且由书法老师轮流授课。濠江中学学生的书法不仅在全澳门闻名,更是多次在众多国内外华人书法大赛中获奖。
在众多书法家中,尤端阳格外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他的书法格局很大。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在日常的书法教学中,尤端阳也喜欢教毛泽东的诗词,如《沁园春·雪》《长征词》。除此之外,《离骚》《兰亭集序》等文本也是重要的书法教学文本。“你问我爱国教育为何这么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爱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尤端阳笑着说。
尤端阳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尤端阳还认为,双向交流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有帮助。“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越来越大,尤其是教育暨青年局对于师资培训、学生教育等格外重视,每年都会组织澳门的师生前去内地,甚至是海外高校进行培训交流。”
他还特意提到,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学校还开始逐步更换教材,大量引入内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其中历史教材早已沿用人教版,以使得学生树立更正确的历史观。他说:“香港的教材没有教近代史,现在我们的历史教材把回归以后的都教了,“一国两制”都写上了,所以他们就懂得我们的近代史现代史,懂得中国的历史,也懂得我们澳门的历史。”
“如今,澳门的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不仅有15年免费教育,学生每年还有书本等津贴,澳门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尤端阳笑着说:“国家给了澳门许多关怀,每年澳门的中学都有许多保送名额,以濠江中学为例,今年有名学生被保送到国内的重点大学,其中还不包括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毕业生,未来不仅要看准澳门的发展,还要看准大湾区的发展,看准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尤端阳语重心长地说。
年9月,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上,在庄严振奋的音乐和响亮的口号声中,三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战士迈着整齐步伐走来,在他们对面排成一排的是四名澳门小学生。稚嫩却坚定的小手,从战士刚毅的大手中接过一面叠得方方正正的五星红旗,这些小学生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中华儿女就是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中感悟五星红旗的含义,懂得国家是什么。
在节目现场,他们朗读了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两年前可怕的‘天鸽’台风把我们这里搞得又脏又乱。在您的亲自关心下,驻澳部队的解放军叔叔出动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澳门迅速恢复了整洁和秩序。看到解放军叔叔们疲劳不堪的样子,周围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我们也因此真正懂得了祖国母亲的含义。”
“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关爱呵护我们,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依靠。”
从杜岚老校长升起的五星红旗,到孩子们接过的五星红旗,澳门与祖国母亲之间的血脉深情无法割舍。年,享年岁的杜岚老校长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流传着,成为一代代澳门学子宝贵的爱国课。
编辑:张艺千
来源:果壳里的梦想、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