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池特产甲天下,这话可不是吹牛皮
TUhjnbcbe - 2025/5/19 18:29:00

庆阳特产甲天下,这是当地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带点夸张的夸赞,还真不算吹牛皮,仔细一瞧,其下辖的各个县市,皆有令人唇齿留香的美味特产,不信就一起来看看。

今天,大荟师带大家走进庆阳华池,探寻一下那些不得不说的特产。

华池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文明、科技、绿化都被国家和省内认可的优秀县份。

当地的旅游景点不多,但值得一看的有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值得一吃的有庆阳小米、米面馍馍、粘面、麻腐角角以及杏醋。

庆阳小米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因考古工作者近年发现,宁县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至年前已炭化的禾谷,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谷子种植。

夏商时期,庆阳属禹贡雍州之域,周先祖率人来到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

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表明周民族与稷这种农作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幽风·七月》中记载了相关的讯息:“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秦汉时代,谷子在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中居首位,也开始逐渐迈入重要食物的行列。

此后,又被选作宫廷贡品,深受众多皇亲国戚的喜爱,庆阳小米因此而名扬域内。

革命战争年代,庆阳人民曾将生产的小米支援前线,使人民子弟兵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耿飙、张才千、王震、马文瑞等高级将领曾先后来庆阳视察,并在品尝了庆阳小米后均大为赞赏。

华池特产甲天下,首先是小米甲天下。它作为陇东(庆阳)的著名特产,省志和地方志上都有记载,比较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而且,它从明朝嘉庆年间,就一直是宫廷贡品,被皇亲国戚喜食而乐道。

虽说是小米,可它以金珠般的黄亮泽,圆润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的颗粒,带给人们美的视觉,更主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小米。

用这一特产熬出来稀饭,色泽黄亮,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黏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喝一口香甜无比。

如果下些红小豆,焖成小米稀饭,再放着些农家腌制的咸韭菜吃,口感更佳,余味无穷,极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药膳效能,能够生津止渴、降低血压、抗衰老以及美容驻颜。

而米面馍馍,最讲究的,大概是工序了吧。算上一算,一共需要9道工序。

首先是将新鲜黄米用沸水浇烫,不断搅动,直至冷却后捞出,谓之“浆米”;

紧接着晾干表面水分,炒米至有香味(也可在磨粉后炒面粉);第三步需要碾磨炒米,箩出米粉;

之后再在开水锅中撒入少量米粉,使其成稀米浆,俗称做“面芡”;

再用滚面芡烫米粉成硬面团;将硬面团置热锅或热炕约5~12小时,使之产生甜味,俗称“发面”;

这一步做好后,移出发面,稍降温,加入酵母,继续保温,发酵5~10小时(视温度而定),谓之“起面”;

面起后加入适量灰水或碱水(碱水质量稍次)和匀,凉冷,可长时间搁置;

等到用时,再将冷起面做成团状,上笼蒸30分钟,米面馍馍就做好啦。

最后三样特产,由于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就不细致介绍了,粘面也叫粘糜子,吃起来是甜甜的,麻腐角角俗称“撬麻腐”,一般适合土豆、青菜及佐料搭配着蒸才好吃,蒸约30分钟出笼即成。

最后是杏子醋,去核,在烈日下暴晒,使其自然发酸,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天左右。

等到它晒出了洁净清亮的杏水,再过滤去除渣子,将清液倒入净缸,加入少量黄米干饭及醋曲,以塑料膜或抹泥封缸口,继续在太阳下暴晒月余。

直到上部即生出一层薄皮,弃之,下即为成熟杏子醋。

有人看完,会奇怪,也没见多少可以在当地吃的呀,可是特产就是吃的用的,有的本就是调料,带回家就好啦,何必那么纠结呢。

所以,去了华池,你知道吃什么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池特产甲天下,这话可不是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