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秦楷模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
TUhjnbcbe - 2025/7/25 19:40: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www.wzqsyl.com/

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发扬愚公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征山治水、改造家园,把一个环境恶劣的穷山沟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小江南”,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被誉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高西沟村先后获得“全国大寨式先进典型”、“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高西沟村,坐落在无定河流域内的一条小山沟,距离米脂县城20公里。半个世纪前,它与其他陕北村庄没有任何区别。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面对穷山恶水,勤劳的高西沟人并不认命。

年起,为了打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生存困局,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填沟打坝、修梯田,开始了初期水土治理。由于缺乏科学经验,控制土地“跑水、跑肥”的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60年代,高西沟人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实施“十年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对全村水土治理进行科学规划。到20世纪70年代,全村85%的山沟得到治理,生产条件有了改善。“早期的山田建设让粮食产量提高了,大伙意识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高西沟水土保持治理开始进入草地管理、养林护林的巩固提高阶段。”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


  从那个“要粮要田”的激情年代开始,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大胆实践,主动退耕还林还草,将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今日的“陕北小江南”,用艰苦奋斗和科学治理摸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榆林考察调研时肯定的话语,道出了这座“老典型”村庄的“创业”真谛。


  “大家用绳子把我挂在半山腰撒柠条籽,脑袋、裤腿上都是冰碴子。”年的“会战庙梁山”给72岁的村民高治有留下深刻印象。


  在高西沟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高西沟人坚持沟坡兼治、林草齐上,山上造林修梯田,沟掌打坝来保持水土,实现粮食增产,保证修一亩、成一亩、丰产一亩;联产承包时,高西沟人把亩生态林留归集体管理,使生态林完好无损保留至今;年,高西沟村提出“五新”村建设,比全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早3年……

“年,村党支部摸索出农林牧并举的‘三三制’模式,超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40年。”高西沟村第一书记常静说,当前高西沟村已形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发展新模式。

年水土流失治理办法出台、年土地承包方式确定、年用“数豆豆”方式选举……在高西沟,一直都是“群众的事群众定、大家的事大家议”。“高西沟的发展离不开党,也离不开高西沟人民。高西沟村几代人务实的作风是党员干部带出来的,我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74岁的老党员高锦仁说。他胸前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熠熠生辉。持之以恒的决心、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理念……半个世纪以来,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带领全村奋进向上,在黄土高原上树起一面光辉的旗帜。

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小米、山地苹果等特色农业产业,依托良好自然环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共享生态红利,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图:邵国刚

文:米脂县委宣传部

编辑:邵国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秦楷模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