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邓文仪(~)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复兴社助理书记。
邓文仪(年12月18日-年7月13日),湖南醴陵人,年初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随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年参加东征,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年回国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年后任蒋介石侍从秘书、总司令部侍从参谋。年冬组织复兴社成立,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抗战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训练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总教官,成都中央军校政治部中将主任兼军校特别党部书记长,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委员。
年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年任中华民国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年任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兼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年8月初,作为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年到台湾后,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行政院内务部政务次长等职。晚年积极筹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会长,主张和平统一中国。年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
8、曾扩情(~)四川威远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
曾扩情(-),原名朝笏,别号慕沂,四川威远人。年6月加入国民党,年投考黄埔军校。同年9月为孙中山担任警卫工作。10月底返广州,毕业后任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筹备委员,黄埔军校政治部少校科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教导师第三团党代表。年任第二十师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黄埔同学会筹备委员、秘书兼总务,国民党中央军人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三师党代表。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随从秘书,兼黄埔同学会秘书,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少将主任。
年10月任军事委员会四川军事特派员。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年参与发起复兴社,后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军队党务特派员,国民党四川党务特派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年12月在重庆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年12月获特赦释放,定居本溪。年11月3日在辽宁本溪病逝。
9、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在淮海战场上自杀殉职未果被解放军俘虏。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年5月,首任装甲兵团团长。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年7月任第师师长。翌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获昆仑关大捷。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歼灭日寇余人,击毙敌旅团长。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年1月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
年1月被解放军战士俘虏。年12月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10、范汉杰(~)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处长,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范汉杰(.10.29-),名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人。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营长、团长、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十师师长等职,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九一八事变后,任十九路军参谋长、第三路军总部军长兼副总指挥。年,李济深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任参谋长,随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长,后转任国民党军委会中将高级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二十七军军长,率部在山西太行抗击日军达4年之久。年冬调升为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后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陆军副司令兼郑州指挥部主任、第一兵团司令、冀热察边区总司令兼热河省主席、国民党军装甲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司令等职。
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于锦州。年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馆专员。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年逝世,终年80岁。
11、酆悌(~)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训处处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复兴社书记。遵蒋令火烧长沙,做替罪羊与黄埔三期的文重孚一起被蒋处决。
酆悌(-),湖南湘阴人,早年就读于湘阴师范中学。年任国民党广州分部录事。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排、连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年起任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秘书,年任中央军校政治训练处处长,兼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主任。年底发起筹建复兴社,任中央干事会干事,成为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开始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年1月赴法国考察军事和警政,任驻法国大使馆陆军武官。
年6月回国,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组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厅厅长。年1月任湖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常(德)桃(源)警备司令。同年9月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长沙警备司令。同年12月18日因长沙大火案,被临时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与文重孚、徐昆一同被枪决。
12、桂永清(~)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长,国民党一级上将,海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
桂永清(-),字率真,江西省贵溪县鹰潭镇(今鹰潭市)娄底桂家村人。年冬入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兵。年6月转入黄埔军校,入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九连上尉连长、党代表,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特务营营长。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年升任第十一师三十一旅少将旅长。
年春,到德国德步兵专科学院学习。年组织复兴社,桂永清当选为中央干事,为训练处处长,十三太保之一。年6月,桂永清被任命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年任第七十八师师长,首都警备副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六师(由教导总队改编)师长,年参加南京保卫战,擢升第二十七军军长,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总团教育长。年5月因兰封战役失利被撤军长职。后任三青团I临时中央监察会监察,年任驻德国武官。
年调任驻英国武官兼军事代表团团长。年转赴伦敦接受英国政府赠送的军舰,抗战胜利后回国,出任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年3月升任总司令。年指挥战舰撤至台湾。年任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翌年4月,调任总统府参军长,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年8月12日病逝台湾。